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汪子涵)11月份株洲疫情發生以來,荷塘區茨菇塘街道黨工委聞令而動、聽令而行,以“四強四變”為推手,努力實踐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的理念,將防疫工作走深走實。自11月7日以來,茨菇塘街道社會面連續九天零新增,成為荷塘區首個無社會面新增病例、無風險區、無疫“三無”街道,率先實現解封,贏得群眾高度點贊。
堅持戰時狀態強機制,變被動為主動。面對社區、老舊小區、常住人口、開放式小區“四最多”的情況,以及街道四面都是高風險區包圍的被動局面,街道黨工委書記劉石平從實際出發,確定“一鎖兩管三守四抓”的工作思路,即:鎖住街道四至邊界,管好風險、居家隔離兩個區,守住臨界進出三個關口點,抓牢核酸采集、小區管控、紅黃碼防控、物資保供四項重點工作;建立“一辦六組”工作指揮體系,創新“五包一”責任體系,將街道13個社區劃分為64個疫情防控小網格,每項工作都做到了定人、定崗、定責,確保了疫情防控工作有的放矢、靶向出擊。
凌晨2點,黨工委書記劉石平帶頭深入街道邊界值守鐵路疫情防線。
堅持戰時狀態強擔當,變壓力為動力。11月4日,黨工委書記劉石平因街道承擔區政府黃碼專場出現的人員集聚問題,被全市通報批評……在批評和壓力面前,他沒有任何怨言和委屈,知恥而后勇地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,始終以第一責任人的姿態擔當作為、剛毅躬行,攜班子靠前指揮、一線作戰,以對人民負責、對區委負責、對自己負責的誓言踐行自己寫的“忠誠、務實、擔當、爭先”的茨辦精神;他把責任扛在肩上、把任務抓在手上、把使命記在心里,頂著工作、社會、心理“三重壓力”,積極擔當作為。半個月以來,黨工委書記劉石平帶領班子成員吃住在單位,戰斗在小區,沖鋒在風險區,每天休息不到3小時,通宵達旦2夜晚,團結帶領街道所有黨員干部群眾想在一起、干在一起、站在一起,以頑強的意志構筑起了茨辦疫情防控戰斗堡壘和磅礴力量。
荷塘星城核酸檢測采樣點有序穩定
堅持戰時狀態強動員,變單防為群防。立足早發現、早管控、早隔離的定位,街道黨工委當機立斷,在全區率先實施社區、小區、道路“三分離”,確保了風險穩控在社區中、隱患化解在網格里。堅持黨建引領疫情防控,把黨旗插到每個陣地,43個小區黨支部牽頭,統籌小區各方力量,做實“樓棟長來當家”,先后發動樓棟長、居民代表、志愿者3600余名,成立15個臨時黨支部。在黨組織引領下,黨工委副書記向章琳創新實施核酸采樣“1+3+1”秩序維護模式、“我是黨員我來守”先鋒崗、“我是干部我帶頭”女兵隊、小區管控“門店管理、人員勸導、物資配送、巡防處突”四支隊。通過聯防聯控、群防群治,有效抓好了網格點、防住了街道邊界線、穩控了整個社會面,確保了病例最早發現、最快處置。
601社區志愿者為居民上門送生活物資
堅持戰時狀態強保障,變防務為服務。為切實讓居民“安下來”,街道黨工委把防疫物資和居民生活保障作為重大事項靠前抓。迅速摸排孕婦、獨居孤寡老人、重疾病患者等家底,及時收集居民生活物資需求信息,建立“線上+線下”配送機制、志愿點對點服務機制,為居民配送物資包2481份,辦理燃氣卡、水電卡216戶,送救2名病危老人;鏈接捐贈物資近8萬元,有效地鑄牢了疫情防控“防護墻”。
形勢已變、初心不改。茨菇塘街道將做實做細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,以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“雙戰雙勝”踐行黨的二十大精神。
一審:李林俊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責編:李林俊
來源:湖南法治報